2016年8月21日星期日

南开物候历 开篇词

授权给:发微Faraway微信公共号

秀雚苇。狸子肈肆。湟潦生萍。爽死。荓秀。汉案户。寒蝉鸣。初昏,织女正东乡。时有霖雨。灌荼。斗柄悬在下,参中,则旦。

这是写于春秋时代之前的《夏小正》给我们的预告。在那个年代的文明腹地,每年的这个时候,芦苇即将开花,霜将起,寒蝉将鸣。夏季银河大致呈南北走向,傍晚的织女星位于正东的天空,清晨时北斗的斗柄将指向下。
由于气候变化,区位不同,加上名物失考,上面这段记录中涉及动植物的部分我已经无法验证了。幸而天体相对位置的变化时间尺度要比人类文明的更加漫长,我前不久在北京灵山附近彻夜观星,就真切的看到初昏的织女星从东方显现,黯淡的银河突破城市光污染横亘南北,而破晓时分天文晨光中的北斗恰恰斗柄悬在下
生命经历了40亿年与环境的协同演化,早已把恒星运动的节律存储在遗传信息中。当进入农耕文明的人类祖先发现寒暑变化和农时的微妙关系,人们便制定了以年为周期的历法,从而指导农业活动。在斗转星移中,草木枯荣、候鸟往返、寒暑交迭。先辈农人就从这物候变迁中摸索出农事的节律。
物候到了今天,已经从一种农耕技术演变成了一种系统的科学。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凸显和空间信息技术等相关学科的迅猛发展,物候学研究甚至获得了更高的关注度。2010年以来,至少6物候学主题的论文发表在Nature上,其中一篇还是由以我国科学家为核心的研究团队合作发表的。科学系统的物候记录在气候变化、碳循环、生物入侵等问题上展现出了别样的生命力。这是与几代物候观察者的努力分不开的,我国直至八十年代还出版全国性的物候观测年报,美国的物候观测网络则更加细致入微。
几千年间,随着人和大地的疏离,物候观察是否从一个人人皆可参与(且必须参与)的日常事务,蜕变成为了必须借助大型科学装置和精密测量技术才能完成的科学活动?当然不是。尽管星空已经因为光污染而黯然失色,那些星座的连线却大多有迹可寻。物候变化是生物圈中的斗转星移,它依然忠实的在我们身边传递着生命节律的信息。物候变迁的踪迹看似无处可寻却无处不在,老图门口的暴马丁香,西园草坪的委陵菜,飘散城乡的杨絮,都是物候的信息。
在这个意义上,物候在当代更加凸显的是其博物学价值。博物学渗透的是对周遭世界的观察、记录、分类、归纳,是一种地方性的知识。当春天到来,冰皮始解,积雪消融,蜡梅、迎春、堇菜、紫丁香次第开放,大杜鹃、雨燕、白鹭如约回归,物候的使命就是寻找这些踪迹并将其记录下来。在这个意义上,物候又是博物学的频谱。公众参与的物候观察,是对那些我们视而不见的自然事物的深层次再观察,这种观察不仅产生视觉,也渗透理论。这就是博物学视野下的物候实践。
可喜的是,南开是有博物学传统的。据考证,南开建校初期即有博物学课程。到了本世纪初,博物文化在中国重新开始流行的时候,南开也发出了超时代的先声。从小喜爱水生生物的杨晔学长,在南开大学组织了学生社团诺亚协会,组织同学们从事了很多博物学的活动。虽然协会已经不复存在,但这一笔宝贵的博物文化遗产哺育了很多南开校友。在老我爱南开BBSNaturalHistoryFlowers等板块,博物爱好者的线上线下活动又延续了多年,至今相互之间仍有联系。
近年来,高校中和社会上博物文化在重新兴起,南开大学的群众性的博物学的发展步伐依然稳健。生命科学学院的师生和学生组织一直以来维系着南开自然观察的使命,一些盈利和非营利性质的民间组织也进入校园活动(八里台校园有着难得的自然教育条件)。有鉴于此,南开大学团委和南开大学绿色行动小组也组织了三次博物科普论坛,致力于推广博物学和植物学文化。
近年来,南开的博物学传统在个别热心人士的力推之下,也始终延绵不绝,精彩纷呈。比如,我们今天可以看到一段渗透着博物学观察的南开物候笔记,这算是南开之幸事,也是南开人之幸事。《南开花事》是2015年初面世的一部小书,它是曾在南开求学十年的校友莫训强博士的作品。莫训强,或者我们叫他虫哥,是我知道对八里台校园植物最稔熟的人。2011年春季,他走遍了八里台校园,记录下了115中开花植物的初花期,并用图片和文字展示出植物的特殊魅力,形成了这部作品。这本书从物候的角度展示了八里台校园的风貌,是南开的博物文化名片。
除此之外,或许还存在一些私人的南开物候记录,是我不知道的。在北京大学,绿色生命协会的同学已经沿着固定的物候调查路线完成了数百次行走考察,积累了七年的物候资料。虫哥曾经告诉我,他也希望南开能开展物候观察的活动,甚至他还对同学进行过培训,可惜最后没有了下文。
作为南开校友,我希望看到南开博物文化的复兴。南开具有特殊的文化土壤,我们不能让这样一种优秀的文化传统在我们这代南开人中间消退。我希望南开物候历这个栏目,能够唤起更多南开人对草木鸟兽和自然万象的兴趣,能让更多的师生校友和关心南开的社会各界人士对身边发悄然发生的自然变化产生进一步的了解。
长空雁过之时,犹待千春华姿。


没有评论 :

发表评论